《老子道德经》,共用了五个看电视肥皂剧和凤凰大视野的晚上来抄写。
使用工具:都安造乌丝栏八行熟宣信笺,一得阁墨汁,造价七元的狼毫小楷毛笔。全文计五千字,四十五页,成品25cm×24cm。
已经有段时间没写小楷,刚开始写得东歪西扭的,到后面几天稍好一点,还是不甚惬意,可能是由于狼毫的小楷笔过硬的缘故,影响了细微之处的精妙表现,写小楷对毛笔是最为讲究的,已经有好几年没找到合心的小楷笔了,这笔倒不在价格贵贱,主要在于要符合书写习惯和个性。
小楷这种书体,实为书法之根基,在于古人是日常的书体,历史上立得住的书法大师,无不小楷精妙。但如今的书法界强调书法的时代感和西风东渐,处心积虑的追求笔墨的视觉冲击力、视觉构成和手法创新,好多所谓的书法大家,一写小楷马上露馅,粗俗低劣,一如人品。
重读道德经,还是觉得博大精深,其妙无穷。小楷抄书,是我一直习惯的读古文的方式,慢慢一句句写将过去,写完几乎可以默诵。打算明天开始抄庄子,那个贼长,起码得抄一个来月吧。
书法之道,在如今的语境里,是最吃力不讨好的行当,不勤奋的学个十年八年难寻门径,但如果以书法为生的话,就算是中国书协的主席,恐怕也难免饿毙街头。然而,书法又是东方美学的重要门径,不知书法的哲学内涵和思维方式,导致出现了许多随便拼凑中国元素就沾沾自喜以为体现了中国艺术精髓的所谓艺术家和设计大师,把中国人的审美拉向恶俗低级的深渊。
书法最无用,然而因此它又是最有用的,这也是《道德经》里最喜欢的提到的主题。
新的白日梦:认真练好小楷,把四书五经的电子版拷到手机里再贴身放好,等哪天有机会穿越回清朝的时候,考个进士当当。






|